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

2016-11-05 08:4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导语:地震鱼又名皇带鱼,其体亮银色,腹鳍红色,体长普遍为3米,最长可达15米,所以它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地震鱼通常生长在深海里,如没有地质大变动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浅水区域,更不可能被捕获。但近日,一位台湾渔民在花莲县新城乡康乐村海边捕获了一条5米长的地震鱼,对于这罕见的鱼类,不少网友是议论纷纷。那么,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呢?

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

导语:地震鱼又名皇带鱼,其体亮银色,腹鳍红色,体长普遍为3米,最长可达15米,所以它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硬骨鱼。地震鱼通常生长在深海里,如没有地质大变动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浅水区域,更不可能被捕获。但近日,一位台湾渔民在花莲县新城乡康乐村海边捕获了一条5米长的地震鱼,对于这罕见的鱼类,不少网友是议论纷纷。那么,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呢?

地震鱼又叫皇带鱼,正如普通的带鱼一样,皇带鱼虽然名字多了一个“皇”字,但是外形和带鱼非常相似,就是比它大了好几十倍而已。它的身体略扁,延长就像一条丝带,体表是裸露出来的,并没有鳞片。背部有鱼鳍,呈现红色,非常的显眼。全身除了背鳍是红色的以外,其他全部银灰色带着一点蓝黑色的斑纹,头部整体是呈现蓝色的。它还有一个学名,就是“石川氏粗鳍鱼”,属于月鱼目粗鳍鱼科。因为其鳞片易落,故看似身体无鳞,且无臀鳍及尾鳍、眼大、有齿,分布在全球各大洋,属深海鱼类,全球共有3科9种,台湾只记录过1种,即石川氏粗鳍鱼。石川粗鳍鱼为世界上珍稀鱼种,常年生活在200米以下的深海里,极少出现于浅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地震鱼为什么叫地震鱼

地震鱼最早记载于1901年的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物馆杂志。台湾有关媒体曾经报道说,1999年台湾嘉义县瑞里乡发生大地震前,渔民在澎湖海域曾捕获过一条地震鱼。渔村相传此种鱼为“海龙王”“龙宫使者”或“白鱼龙”,在大地震前后才会出现。有人猜测,或许是在深海海底地壳发生变动或火山爆发前,这种鱼才会逃离深海到浅海活动,所以容易被捕捉。因此很多渔民把石川氏粗鳍鱼称为地震鱼,地震鱼的名称也由此得来。

但是也有人说地震鱼与地震没有关系,台湾《联合日报》2000年1月撰文指出,在台东富岗的小野柳风景区附近海域150米深处也曾捕获过一条地震鱼,但当月却没有地震发生。所以,这种鱼的现身,是否和地震有关,还有待专家研究。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