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要吃梨 润肺又健脾
食疗养生:惊蛰吃梨既润肺又健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表示农历二月,春雷开始震响,大地回春,气候变暖,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昆虫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所以就把这个节气叫惊蛰。《素问》中将惊蛰分为三候,每一候为五天,“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的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景象,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详细]
2016-11-05 08:47 分类:养生保健
惊蛰养生多吃5种蔬菜
惊蛰吃什么?你喜欢吃下面5种时令养生蔬菜吗? 1、荠菜味甘性温。李时珍说:“冬至后生苗,二、三月起茎五六寸,开细白花,整整如一。”荠菜是最早报春的时鲜野菜,因其清香可口,民间常用它包馄钝,或炒野鸡肉,或与豆腐共煮羹。但多数人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临床上常被用来治疗多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尿、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高血压患者眼底出血、牙龈出血等,其良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是其所含...[详细]
惊蛰节气慎动肝火 5个食疗方对症降肝火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3月5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此时节,气温回升,天气渐暖,春雷乍响,专家提醒公众要慎动肝火。[详细]
惊蛰养生的饮食调理
每年阳历3月6日左右是24节气的第3个节气——惊蛰。蛰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农历2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详细]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今年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45度。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意思是随着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开始出现初雷,地下冬眠的小动物似被雷声惊醒,开始出土活动,故取名叫惊蛰。[详细]
惊蛰养生必须掌握的7方法
惊蛰吃什么?你知道养生的方法吗? 一、饮食清淡消春火。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详细]
立春养生需遵循6原则
立春养生需要注意的六原则: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详细]
2016-11-05 08:48 分类:养生保健
立春保健:北方“春捂秋冻”南方多锻炼
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详细]
立春养生“5字诀”
衣:立春过后还得“捂” 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如果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详细]
立春养生食谱
立春养生该吃啥 “咬春”是指在立春这天吃一些春季的新鲜蔬菜,一般是北方生吃水红萝卜、南方生吃生菜,同时也包括吃春饼。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多以豆芽、韭黄或韭菜、粉丝、鸡蛋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萝卜、韭黄、韭菜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春季应肝,主升发疏泄,而辛味食物恰好有此作用。[详细]
立春吃什么最养生?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是我“道听途说”外加“旁征博引”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的“吃春”秘籍,献给热爱美食和养生的朋友们。[详细]
立春养生重在护肝养阳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中医当中,立春之后在养生方面应该由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根据中医理论,春季是五行属木,木在中医中跟肝相通,所以立春之后的养生重点在于护肝养阳。该如何养阳呢?在饮食起居方面,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辛甘发散食品;在运动保健方面当以慢运动为主。此外,还需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