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

  • 服用中成药必须遵从医嘱

    编者按:中成药有很多种类,很多种类都有其独特的服用方法,服用方法不对将影响药效,服用中成药要遵从医嘱,不可滥用,不要忽略了中成药也是药,是药三分毒。[详细]

    2016-09-28 11:13 分类:中医养生

  • 夏季容易中暑 用中医刮痧试试

    轻度中暑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成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当发生中暑时,可选用以下方法治疗,效果不错。[详细]

    2016-09-28 11:16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教你用果皮的治疗疾病

    目录: 第一章:中医教你用果皮的治疗疾病 第二章:土荆皮、升药、灰叶中毒解救方[详细]

    2016-09-28 11:16 分类:中医养生

  • 春季防痤疮 可用中医刮痧法

    春季防痤疮可用中医刮痧法 痤疮大多是内有湿热,或阳火有余,因此通过背部刮痧可疏通相关脏腑经络,调节脏腑气机平衡,并能活血化瘀,加快体内毒素的排出。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痤疮(祛痘痕)的目的。[详细]

    2016-09-28 11:16 分类:中医养生

  • 善用中医中药 泡脚养生延年益寿

    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米逸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展示了她常年用中药泡脚泡出来的红趾甲。她还推荐,有些喝剩的中药渣也是泡脚的好材料。[详细]

    2016-09-28 11:24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教你驱走寒冷 这个冬季疾病不用在怕

    冬天天气寒冷,近来冷空气又频繁侵袭,正是冬季疾病高发的时期,冬季活血,可以驱走寒冷,防疾病。[详细]

    2016-09-28 11:24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 穴位按摩可以起临时急救的作用

    晕厥 遇到因劳累、饥饿、熬夜等所致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搏细弱等危象时,立即用拇指捏压患者的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3分钟,也可按压人中穴(鼻与上唇之间的沟凹处),一般都可苏醒。[详细]

    2016-09-28 11:25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三种常用退热法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减少产热,这叫“釜底抽薪”;其次,应把壶盖打开,或将开水搅拌,以增加散热,所谓“扬汤止沸”;再次,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甚至冰块,所谓“热者寒之”。其实,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详细]

    2016-09-28 11:26 分类:中医养生

  • 中医外用 可治疖子

    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存在,在蚊虫叮咬、局部擦伤、有痱子、经常受到摩擦和刺激,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可能引起感染发生疖子。有的人还会同时出现多个疖子或者反复发生在身体各处,断断续续持续数月,常令患者苦不堪言。[详细]

    2016-09-28 11:26 分类:中医养生

  • 治疗冻疮 调用中医奇兵当归

    冻疮发病与寒潮关系密切,每次发病都因受冻而保暖不良所致。发病往往不自觉,常待足、手等部位出现红肿始能察觉,得温时有痒感或刺痛。可起水泡,水泡去表皮后创面发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溃疡愈合后遗留萎缩性疤痕。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详细]

    2016-09-28 11:26 分类:中医养生

  • 健康饮食 7食物医生决不会食用

    可能相比较专业人士而言我们看不懂食物是如何生产制作出来的,但我们可以在选择上多做思考,有些食物本身是很有营养但它的工艺与生产过程使食物营养全都流失了,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专家都不会吃的食物都有哪些吧![详细]

    2016-09-28 11:51 分类:饮食养生

  • 升阳食谱 暖身补肾不用求医生

    冬季的到来是不是让你手脚冰冷,躲在空调室内不想动呢?其实过度的依赖外界物体取暖并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反而会出现呼吸道疾病的。如果我们自身的阳气充足,那么就不用惧怕寒冷,我们自己也能变成“小太阳”去温暖别人。[详细]

    2016-09-28 12:27 分类:营养饮食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