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 湿、热、燥共存如何养生
中秋之后,天气逐渐开始转凉,大家的胃口普遍变好,不由自主地想吃好吃多。有的地方有“秋季进补”的习俗,有的地方的说法叫做“贴秋膘”,意思是“苦夏”时人会变瘦,那么天气转凉了就要“以肉养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宋兴华指出,现代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让我们的体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适宜“贴秋膘”,秋季干燥,在饮食上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详细]
2016-10-24 21:22 分类:养生保健
入秋“多燥” 三大身体调理法则
热去凉来,天气正逐渐由暑热模式转换为凉寒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秋天天气干燥,起居、生活、饮食等方面还得多多注意。民间有句老话,“夏过无病三分虚”,这句话在老人身上尤其明显。中医认为夏天多“暑”,秋天多“燥”,夏秋交接之后,人极易倦怠、乏力等,导致脾虚、胃虚、气虚,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调理。[详细]
2016-10-24 21:23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养生 3种补品防“秋乏”
处暑这段时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出现神疲乏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秋乏”,人们会时常感到头昏脑胀,情绪波动,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昏倒等现象,无法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小编为您推荐3款补品,有效地帮助您精神一整天哦![详细]
秋季吃三种食物功效堪比人参
立秋以后,天气变得渐渐的凉爽,经过了一个夏季的酷暑,人体出汗较多,入秋后就进入了最佳滋补时期,那么秋天应该吃什么好呢?[详细]
秋季养生防燥 吃喝讲究不简单
秋季要多喝水,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我们只喝白开水,有时并不能完全抵御秋燥带给我们的负面效应,因为水分进入人体后,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这时,可以用“朝盐水,晚蜂蜜”的方法“喝走”秋燥。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凉的盐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温的蜂蜜水。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水分,还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是秋季养生防燥的好方法。[详细]
2016-10-24 21:24 分类:养生保健
秋季4味良方滋阴润燥
进入深秋季节后,很多人出现了“秋燥”,让我们看看秋季干燥中药该如何调理?[详细]
秋季养生重在润燥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燥”。燥病的特征就是出现各种干燥的症状表现。例如可见人体皮肤干燥皲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舌干少津,大便干结,严重者伤及肺脏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等。[详细]
2016-10-24 21:28 分类:养生保健
秋季养生瞄准这三个字 ——“冷”“燥”“悲”
秋季关键词一:冷 养生对策:预防心血管疾病 夏天走了,秋天来了,中午的气温很可能还有夏天的影子,但一早一晚“却道天凉好个秋”。[详细]
霜降入深秋适合“平补” 4款药膳防秋燥
霜降饮食养生: “霜降”之时已经进入深秋,中医认为此季节属于五行中的“金”,对应肺脏。因此,此时饮食养生适合的是“平补”。适宜的食物有梨、苹果、橄榄、白果、洋葱、芥菜等。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固肾补肺的功效。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如海鱼、虾、各种冷饮等,以免伤肺引发疾病。[详细]
2016-10-24 21:29 分类:养生保健
秋季养生 鼻子干燥怎么办
到了秋末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的干燥,日常的护理还是需要做的,尤其对于鼻子干燥的人,鼻子干燥容易引起鼻子出血,所以要适当的为鼻子做护理,那么秋季养生鼻子干燥怎么办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详细]
秋季防燥不妨来一碗养生糖水
陈小麦 秋分将近,早晚温差开始大了,感觉秋季真正开始了。虽然秋季是养生进补时节,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进补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乱补。秋季养生,宜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蜂蜜、百合、莲子、芝麻、木耳、银耳、冰糖等清补润燥的食物,以养阴防肺燥,益气补津液。下面介绍几款养生糖水助大家赶走秋燥。[详细]
秋分养生做到3平衡 不燥不寒不会胖
又到一年秋分时节,每年的这一天昼夜时间一样长,而过了这一天夜晚就会逐渐变长。同时,气候也从秋热转变为秋凉。我国古代认为秋分之后阴气开始旺盛,而随着入秋的开始,天气越来越冷,“一场秋雨一场冷”就是我们对秋天节气的形容,同时因为气候的原因,我们的身体也会出现秋燥。所以,秋季人体最容易失去平衡,健康出现问题。[详细]
敌敌畏和百草枯谁厉害 百草枯为什么没有解药
腌咸菜长白毛了怎么补救 腌咸菜长毛了还能吃吗
过期牛奶可以发面吗 过期的牛奶能蒸馒头吗
甑糕陕西为啥念jing糕 甑糕为什么念jing糕
韩国三养火鸡面热量高吗 一包火鸡面的热量有多少
泰国鼻通有没有副作用 泰国八仙鼻通副作用有哪些
84消毒液不能和什么一起用 84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鲁花花生油冬天会凝固吗 鲁花花生油为什么冬天会冻住
无比滴港版和日版有差吗 港版无比滴与日本版的区别
日本eve止痛药蓝色和白色哪个好用 白兔止痛片蓝盒白盒区别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