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的炮制
炮制炮山甲:取拣净的穿山甲片,分开大小,另将砂子置锅内炒至轻松,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醋山甲:用上法炒至鼓起呈金黄色时,筛去砂子,立即将炮山甲片倒入醋盆内,搅拌略浸,捞出,用水漂洗,晒干。(每穿山甲片100厅,用醋50斤)1.《滇南本草》:土炒,炮用。2.《纲目》:方用或炮,或烧,或酥炙、醋炙、童便炙,或油煎,土炒,蛤粉炒,当各随本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炮制穿山甲
穿山甲的鉴别
鉴别理化鉴别,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5克,研碎,加95%乙醇50ml浸泡过夜,过滤得乙醇提取液。取上述乙醇提取液5ml蒸干,用氯仿1ml溶解,沿管壁滴加浓硫酸,则上层呈淡蓝色,中间有一棕色环,下层黄棕色,紫外光灯下可见绿色荧光。取上述醇提取液1ml加茚三酮试剂水浴加热10min,呈紫色,取炮制后的穿山甲片2g,研碎,用稀盐酸浸泡过夜,过滤,得酸水提取液加硅钨酸试剂,则可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穿山甲鉴别
穿山甲附方
附方 1.治痈疽无头:穿山甲、猪牙皂角(去皮、弦)各一两。共炙焦黄,为末。每用一钱,热酒调下。其疮破,以冬瓜藤为末敷,疮干即水调敷之。诸疖疮皆可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穿山甲附方
穿山甲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纲目》:穿山甲,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盖此物能窜经络达于病所故也。谚曰: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亦言其迅速也。李仲南言其性专行散,中病即止,不可过服。又按《德生堂经验方》云:凡风湿冷痹之证,因水湿所致,浑身上下,强直不能屈伸,痛不可忍者,于五积散加穿山甲七片,炮熟,同全蝎炒十一个,葱、姜同水煎,入无灰酒一匙,热服取汗,...[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各家论述穿山甲
穿山甲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止血。将穿山甲洗净晒干,用植物油炸成黄色(不宜过火),经日晒或自然挥发除去油质,研成细末(越细越干燥效果越好),分装于瓶内,高压灭菌,再入烤箱内干燥即成。用时将出血处沾干,迅速把止血粉均匀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包括动脉出血),轻轻加压包扎。一般能在1-5分钟内完全止血。需缝合的伤口,把多余的止血粉用消毒盐水轻轻冲出后即可缝合(经动物实验证明,穿山甲粉缝于组织内...[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临床应用穿山甲
穿山甲的历史记载
历史记载 穿山甲的鳞甲为临床常用中药,历代本草就有记载。如《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疗蚁瘘。”《药性论》:“治山瘴疾,治小儿惊邪……痔瘘恶疮疥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鼓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本草纲目》:“除痰疾寒热,疯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历史穿山甲记载
刺猬衣的原动物
原动物 刺猬 别名:刺球子、毛刺、刺鱼、猬鼠。 ErinaceuseuropaeusL.--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食虫目Insectivora,刺猬科Erinaceidae[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刺猬衣原动物
刺猬衣的采制炮制
采制 一年四季都可捕捉,趁刺猬冬眠时候捕捉更为方便,捉到后用脚紧踏刺猬,使它四肢伸开,然后用快刀纵剖腹部,割去四爪,用力挤出内脏,剥去肌肉,取皮翻开,使刺毛向里,挂通风处阴干,刺猬皮不能太阳晒,以免皮内脂肪溶化走油,影响质量,干后即为成品。[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刺猬衣炮制采制
刺猬衣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验方:用于遗精,遗尿,尿频。刺猬皮、益智仁各等分,研末。每服3g,日服2-3次。方中刺猬皮固精止遗,为君药。[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临床刺猬衣应用
刺猬衣的选方
验方 1、用于遗精,遗尿,尿频。刺猬皮、益智仁各等分,研末。每服3g,日服2-3次。方中刺猬皮固精止遗,为君药。[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刺猬衣选方
刺猬衣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猬皮治大肠湿热血热为病,及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阴肿痛引腰背,腹痛疝积,皆下焦湿热邪气留结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泻之,故主之也。[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刺猬衣论述
海龙的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 全身呈长形而略扁,中部略粗,尾端渐细而略弯曲,长20~40厘米,中部直径2~2.5厘米,头部具管状长嘴,嘴的上下两侧具细齿,有两只深陷的眼睛。表面黄白色或灰棕色,黄白色者则背棱两侧有两条灰棕色带。中部以上具5条突起的纵棱,中部以下则有4条纵棱,具圆形突起的花纹,并有细横棱。骨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性状鉴别海龙
田基黄-药材
鸡汤和鸡肉哪个更营养 什么人不宜喝鸡汤
生花生和熟花生有什么区别?哪种营养价值更高?
金针菇是凉性还是热性?
黄芪泡水喝是用生黄芪还是熟黄芪?有什么区别?
油奈的功效与作用
血橙里有没有血丝?
天麻的性状鉴别
土鲶的营养价值
菠萝蜜没熟怎么办?菠萝蜜的催熟方法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