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_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32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黄花母根吗?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黄花母根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_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的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黄花母根吗?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黄花母根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_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黄花母根的简介:

【通用名称】黄花母根

【其他名称】黄花母根 (《广西中药志》)

【异名】胶粘根(《广西中药志》),土黄芪(《福建中草药》)。

【植物形态】白背黄花稔 直立多枝半灌木,高0.5~1米。小枝密被星状柔软绵毛。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菱形,长约1.5~4厘米,宽约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浑圆,边缘有锯齿;薄纸质,上面被短的星状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柔毛;叶柄长约3~6毫米;托叶刺毛状。花单生于叶腋;花柄柔弱,中部以上有节,长约1~2厘米;萼绿色,被星状柔毛,5裂;花瓣5,黄色,阔倒卵形,先端钝而微凹,基部连合,与雄蕊筒合生;雄蕊多数,花丝合生成管状,无毛,有稀疏的腺状乳头突起;心皮8~10,围绕中轴成环状,平滑或稍有皱纹,长约2.5毫米,包藏于萼内。蒴果近盘状,直径6~7毫米,成熟时心皮与中轴分离,顶部具2芒。花期11~12月。 生于丘陵地、山坡、海滨、水沟边或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本植物的根(黄花母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含大量粘胶,国外曾用作治疗肺结核,但有人认为它对结核病并无特异疗效。

【性味】①《广西中药志》:"味微酸涩,性凉,无毒。"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益气排脓。治感冒,哮喘,泻痢,黄疸,疮痈气虚难溃,或溃后脓毒不清,新肌不生。

①《广西中药志》:"去湿热。治湿热痢疾。"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感冒发热,菌痢,肠炎,黄疸,疟疾,化脓炎症,痈疮溃疡。"

黄花母根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黄花母根的选方:

①治哮喘:黄花母根二两,白糖一两。煎汤服。(《广西中药志》)

②治痈肿成脓,但气虚不易溃破者:鲜黄花稔根一至三两,或加猪排骨。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崩山疔(气性坏疽):鲜黄花稔根三两,水煎服;或加鸡肉适量,酒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④治腰腿痛:黄花稔干根一两,墨鱼干二条,酒水各半炖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⑤治阴疽结毒:黄花稔根、茎二两,红糖一两。开水炖服。(《福州市民间药草》)

扩展阅读:黄花母根的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黄花母根的功效与作用_黄花母根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