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 仙居碧绿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仙居县茶叶采制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末期吴越交战,越王勾践骑白马败退至今叶岩头一带,乡民主动献上清茶,越王饮毕,赞不绝口,仙居的白马名茶由此得名。民国期间,仙居县是全省15个主要产茶县之一,“白雪背茶”、“苍岭甜茶”、“仙龙岩茶”等名茶经温州、绍兴、苏州等地转销国外。建国后,仙居茶园面积进一步扩大,至1985年达4万多亩,年产茶叶790多吨。[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七境堂绿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茶诸山皆有”(《明崇祯县志》)。“罗源茶品 第一”(《明代石刻记载》)。可见明代罗源县已盛产茶叶,茶品已负盛名。历史上七境堂茶曾以“福建罗源元明绿”的牌号销售北京、天津等大城市。清光绪年间七境堂茶生产发展迅速,到了上世纪40年代末,七境堂茶生产几乎濒于绝境,仅在天津老茶庄尚有“七境绿”品名留存。直到1974年,这一古老名茶才得到挖掘和恢复,在西兰、石壁下...[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余姚瀑布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浙江余姚历史名茶瀑布仙茗历史悠久,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转引今已失传的《神异记》关于西晋“虞洪获大茗”的记载,先后在“四之器”、“七之事”、“八之出”中三处写到瀑布仙茗。此后记载瀑布仙茗最著名的文献,就是明代余姚乡贤、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黄宗羲的两首茶诗——《余姚瀑布茶》、《寄新茶与第四女》,而宋、元、清文献似乎少有提及。最近,笔者在宋代诗人华镇、王十朋...[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永川秀芽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永川秀芽茶叶基地位于重庆永川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万余亩,和5万亩竹林连成一片,永川秀芽环山种植,层层叠叠,茶竹相映,错落有致,其规模和景致堪称一绝,被收录于《中国茶经》的“永川秀芽”名茶,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农产品;1999、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知名品牌;2000年中国(成都)、2005年中国(重庆)国际茶博会上荣获金奖;是2003和2005年...[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泉冈辉白茶的历史渊源

    泉冈辉白茶历史渊源 浙江绿茶泉冈辉白主产于嵊县东北与上虞毗邻的前岗村,因所产成茶色泽绿翠起霜,故以“前冈辉白”名之。后改前冈为泉冈和平水珠茶一样,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唐宋时的浙江绿茶剡溪茶是制成团饼的,宋末明初改制成散茶,至于何时形成这种似圆非圆形状,尚未见确切记载。但茶学界多数认为浙江绿茶泉冈辉白要早于平水珠茶,就是说浑圆的平水珠茶是从似圆非圆的浙江绿茶泉冈辉...[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宝洪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宝洪茶的历史记载,明清年间最为昌盛。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兰馨雀舌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品味极佳的贵州茶,在明清年代,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改变了闭塞状况,吸取了外地,特别是江西一带的栽种管理制作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古老的贵州茶区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几乎县县产茶,而且名茶不断涌现。贵州优质茶的面纱逐渐被揭开,呈现出它优异的品质,让世人惊讶。当时,广受欢迎的名茶越来越多。如鹦鹉溪的宴茶、贞丰坡柳茶、赤水珠兰茶、湄潭眉尖茶、石阡龙泉茶、思州绿茶...[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紧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大理古城,脉延千年,秀美的景观素有“下关风,上关花, 紧茶 苍山雪,洱海月”的美誉,昔年的茶马古道亦是经此蜿蜒进入川藏,岁月悠悠中,见证过历代茶事的兴衰,品味过马帮旅人的乡愁,同时,亦相与积聚起深厚的制茶文化。直至今天,置身其中的下关仍以“沱茶之乡”的盛誉为世人所熟知。[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砖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砖茶内地不多见,主要是供给边疆民族饮用。《唐史》就有“嗜食乳酪,不得茶以病”的记载。由于他们肉、奶食品吃得较多,因此“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砖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九龙茶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安远县九龙山位于新龙乡才坑村,九龙山峦峰重叠,山姿雄伟,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空气清新无污染,海拔高度1099公尺。因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种植九龙茶的理想基地。[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雁荡毛峰的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雁荡毛峰古称“雁茗”,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 雁荡毛峰 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茗之名开始传播四方。明代,雁茗列为贡品,并被列为“雁山五珍”之一。据朱谏的《雁山志》记载:“浙东多茶品,而雁山者称最”。清代光绪年间,雁茗名声更胜。据《瓯江逸志》载:“瓯地茶,雁山为第一”,可见雁茗在当时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当地茶农的精心培育下,雁荡毛峰...[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