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

  • 山豆根的药性论述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苦,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山豆根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山豆根,甘所以和毒,寒所以除热,凡毒必热必辛,得清寒之气,甘苦之味,则诸毒自解,故为解毒清热之上药。凡痛必因于热,毒解热散,则痛自止,疮肿自消。急黄,乃血热极所发,故必发热,热气上熏则发咳嗽。诸虫亦湿热所化,故悉主之,而多获奇效也。”“入散乳毒药中,能消乳癌。”[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砂仁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⑴《汤液本草》:缩砂,与白檀、豆蔻为使则入肺,与人参、益智为使则入脾,与黄柏、茯苓为使则入肾,与赤、白石脂为使则入大、小肠。[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山慈菇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⑴《本草新编》:山慈姑,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姑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姑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三棱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王好古:三棱,破血中之气,肝经血分药也。三棱、莪术治积块疮硬者,乃坚者削之也。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详细]

    2016-11-05 08:53 分类:饮食常识

  • 秦皮文献论述

    文献论述 1.《纲目》:秦皮,治目病,惊癎,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涩而补也。此药乃惊、癎、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节,几于废弃,良为可惋。2、《本草汇言》:秦皮,味苦性涩而坚,能收敛走散之精气。故仲景用白头翁汤,以此治下焦虚热而利者,取苦以涩之之意也。《别录》方止男子精虚,妇人崩带;甄氏方又治小儿惊癎身热,及肝热目暗,翳目赤...[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青木香名家论述

    名家论述 1.《本草求真》:青木香,诸书皆言可升可降,可吐可利。凡人感受恶毒,而致胸膈不快,则可用此上吐,以其气辛而上达也。感受风湿,而见阴气上逆,则可用此下降,以其苦能泄热也。[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蒲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纲目》:《本事方》云,有士人妻舌忽胀满口,不能出声,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又《芝隐方》云,宋度宗,一夜忽舌肿满口,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涤而愈。据此二说,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证矣。盖舌乃心之外候,丽手顾阴相火乃心之臣使,得干姜是阴阳能相济也。[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乌药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治风气攻疰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胖大海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张寿颐:"此药亦曰大发:以其一得沸水,即裂皮发胀,几盈一瓯故也。近人用之,皆以治伤风咳嗽,鼻塞声重等症。性温,故能散寒风,然其味极谈,微含甘意,温散之药,决不如此。……善于开宣肺气,并能通泄皮毛,风邪外闭,不问为寒为热,并皆主之。抑能开音治暗,爽嗽豁痰。赵谓治火闭之痘,盖热毒壅于肌腠,而痘出不快者,此物开发最捷,宜有速效,恕轩之说,当有征也。轻用二...[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爬山虎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亦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 木香的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药类法象》:木香,除肺中滞气,若治中下焦结滞,须用槟榔为使。[详细]

    2016-11-05 08:54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