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泡脚不仅可以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好处,很多人都会在夏天泡脚。那么夏天什么时候泡脚最好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水温控制在40℃左右,以舒适不烫为宜,浸泡5~10分钟左右。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1分钟左右,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为保持水温,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重复3~5次。
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这样一是方便,二是利于睡眠。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在下午的4-5点左右,也就是膀胱经和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泡脚,这时补肾的效果最好。每次泡脚一般以泡到全身发热,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脚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一边泡脚,一边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内部多产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及时排除体外。
因为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在晚上九点的时候,人体的肾经在此时气血是衰弱的,所以在此时进行泡脚,帮助增加身体的热量,血管扩张,可帮助活血,促进循环,滋养肝肾的同时有助提高睡眠质量。人在经过一天的紧张生活之后,肾脏也劳累一整天,在此时泡脚有助放松恢复。在泡脚的时候或者是在泡完脚的时候不妨按摩一下脚底,增加功效,泡完脚之后不宜再进行其他活动,最好是隔一会就入睡。
夏天泡脚不宜太久,尤其是早上和下午泡脚,一般在15分钟左右即可,而在晚上睡前泡脚可适当延长一些,可泡至后背微微出汗,感觉到身体温暖即可,一般在25分钟以上30分钟一下。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即水要多,时间要长,而不是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的,这样是起不到养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在准备泡脚水的时候,水量应没过脚踝关节部位,水的温度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冷,大约40℃左右,进行泡脚的时间也要适中,大约半小时即可。泡脚使用的容器最好是选择木桶,不要选择金属的桶,那样水冷得快。泡脚的时候不妨往水中加些可活血的药材,比如丹参、当归,又或者是金银花、板蓝根、菊花、连翘等。
注意,每次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但对于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高血压等要适当延长一些。具体时间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的感受来逐渐调整。
直接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适量, 食盐可清火、凉血、解毒;生姜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经常用生姜盐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还能达到改善虚汗体质的作用。
食盐少许
直接在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白醋 增加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还可以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可杀菌抗菌,有助消除霉菌、脚癣、皮肤病。
将适量米酒倒入泡脚的热水中 此法可刺激皮肤出汗以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有缓解疲乏的功效。
取新鲜或晒干的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 能有效祛虚火、寒火,可以辅助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不能经常采用此法。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长期使用此法,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
泡脚时间过长的话,会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每天用温水把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
泡脚时,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因为这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即使水温很高,他们也感觉不到,容易被烫伤,从而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宜用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易泡脚。
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