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的

  • 地骨皮的食疗方法

    食疗方法 [选作食品的理由] 《食疗本草·枸杞》:“根∶主去骨热,消渴。”枸杞根皮就是地骨皮。这是关于地骨皮用于食疗的记载。[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地骨皮的植物属性

    植物属性 地骨皮-植物源生态 植物形态 灌木,高1~2m。枝细长,常弯曲下垂,有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卵状菱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1.7cm。花1~4朵簇生于叶腋;花萼钟形,3~5裂;花冠漏头状,淡紫色,5裂,有缘毛;雄蕊5,花丝基部密生白色柔毛;子房2室。浆果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5~15mm,红色。种子肾形,棕黄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地骨皮的中药属性

    中药属性 药材简介 【异名】杞根、地骨、地辅、地节(《本经》),枸杞根,苟起根(《本草经集注》),枸杞根皮(《药性论》),山杞子根、甜齿牙根、红耳堕根(《河南中药手册》),山枸杞根、狗奶子根皮(《山东中药》),红榴根皮(《中药材手册》),狗地芽皮(《四川中药志》)。[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地骨皮的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 【炮制】拣去杂质及木心,略洗,晒干,切段。 【性味】甘,寒。 ①《本经》:"味苦,寒。"[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药材性状

    药材性状 ①原丹皮 根皮呈圆筒状、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两边向内卷曲,通常长3~8厘米,厚约2毫米。外表灰褐色或紫棕色,木栓有的已脱落,呈棕红色,可见须根痕及突起的皮孔;内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有纵细纹理及发亮的结晶状物。质硬而脆,断面不平坦,或显粉状,淡黄色而微红。有特殊香气,味微苦而涩,稍有麻舌感。[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药材鉴别

    药材鉴别 (1)本品粉末淡红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6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9~45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含数个簇晶。木栓细胞长方形,壁稍厚,浅红色。[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药理药性

    药理药性 入药部分 牡丹采挖后,刮取根皮,晒干入药。 性味归经 ⑴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药材来源

    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陶弘景:牡丹,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用之去心。 1.《唐本草》:牡丹,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雕,根似芍药,肉白皮丹。土人谓之牡丹,亦名百两金,京下谓之吴牡丹者是真也。今俗用者异于此,别有臊气也。[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品种考证

    品种考证 牡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中。”《本草经集注》云:“今东间亦有色赤者为好。”《新修本草》载:“生汉中。剑南所出者,苗似羊桃,夏生白花,秋实圆绿,冬实赤色,凌冬不调,根似芍药,肉白皮丹。”《本草图经》载:“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此当是山牡丹,其茎梗枯燥,黑白色。二月于梗上生...[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品质标志

    品质标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丹皮酚(G9H10O3)不得少于1.2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5.0%。[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药方选录

    药方选录 1.青蒿鳖甲汤(《瘟病条辨》)主治瘟病后期,邪伏阴分证。青蒿6克,鳖甲15克,细生地12克,丹皮的图片(20张)知母6克,丹皮9克。上药以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方中佐以牡丹皮辛苦性凉,泻阴中之伏火,使火退而阴升。[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 丹皮的用药禁忌

    用法用量 ⑴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 ⑵内服:煎汤,6-12克。 用药禁忌[详细]

    2016-11-05 08:58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