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保健重点
暑热的天气逐渐转凉,在古人看来,炎热的夏天正离我们慢慢远去。不过,不少南方城市的炎热仍不亚于暑夏之季,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秋老虎”。因此,处暑过后的天气多变,预防秋燥是这个时节的保健重点。[详细]
2016-11-05 08:41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养生:防秋燥 防虫咬
处暑这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解释的:“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到此结束,暑气慢慢退去,秋凉真正开始。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个大好消息,气温或许不能马上降下来,但起码秋高气爽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详细]
处暑养生7个方面要注意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即表明暑天的结束。处暑之际,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中医指出,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导致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秋乏”。为了适应节气的变化,要做好各种养生工作。下面我们就来看七个方面:[详细]
2016-11-05 08:45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养生全攻略
注意事项 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详细]
处暑养生需防燥 防秋燥食物推荐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知的。科学的养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详细]
处暑保健养生食谱
保健原则:滋阴润肺,健脾安神 保健茶饮 秋菊清心茶(女士) 材料:杭菊5g、麦冬5g、百合5g、红茶叶一小撮。[详细]
处暑后养生保健要过六道关
第一关:养阳关 首先是暑天容易伤气,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例如,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人就容易伤津脱液;免疫机能一旦下降,感冒、肠胃疾病往往乘虚而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脏功能容易混乱。简而言之,夏天人的阳气从旺盛的顶点慢慢下降,所以夏令养生尤其要注意“养气”,以防到了冬天阳气不足。[详细]
处暑养生最适合的8道美食
秋天雨水渐少,天逐渐干燥,在饮食上有所禁忌也可预防秋燥。首先要多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牛奶等,并要做到量少而频饮;其次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伤人的津液,多数蔬菜、水果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补充人体的津液,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之功效。另外,还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等清补之品,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另外要少吃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详细]
处暑养生三宝:萝卜、鸭肉、糯米粥
即将迎来处暑节气,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暑吃什么好呢? 处暑节气的显著特征是空气干燥,人们往往感觉皮肤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干结,所以眼下的保健离不开防秋燥。[详细]
处暑养生7秘诀
一、起居 起居应当早睡早起,保养秋收之气。根据阳气收敛的特点,在起居方面气候由热转凉,注意及时增添衣物 。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就是大概晚上9、10点就可以入睡了,以顺应阴精之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就是大概早上6、7点起床,以顺应阳气舒展,使肺气得舒。[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养生不得不知的9个常识
一直很惊讶中国的节气划分,这得是累积了多少年的经验和文化的沉淀啊。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能熟悉背出24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详细]
湿热体质处暑养生方法
“暑气至此而止矣”,北方已经开始秋意渐浓,南方虽然湿热减少,但还需经受秋老虎的余威。[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