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

  • 涉县柴胡

    涉县柴胡是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的特产。涉县柴胡经河北省食品药品检验院检测含柴胡皂苷a、d总量0.69%,是药典规定(0.30﹪)的2.3倍;浸出物为18.3%,是药典规定(11.0﹪)的1.67倍。涉县柴胡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详细]

    2016-11-05 08:49 分类:饮食常识

  • 板蓝根与柴胡的区别

    用板蓝根预防感冒无可厚非,但如果不管什么感冒都喝板蓝根来治疗就不大合适了,板蓝根性寒、味苦、对风热感冒有效,而对于风寒感冒就无能力了。另外,健康人过多用板蓝根还可能出现副作用,危及人体健康。因此,板蓝根不是保险药,更不能乱喝。如果有过敏史,更不能轻易服用。[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植物原形态

    植物原形态 银柴胡的花 银柴胡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主根圆柱形,直径1~3厘米,外皮淡黄色,顶端有许多疣状的残茎痕迹。茎直立,节明显,上部二叉状分歧,密被短毛或腺毛。叶对生;无柄;茎下部叶较大,披针形,长4~30毫米,宽1.5~4毫米,先端锐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短毛或几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短毛。花单生,花梗长1~4厘米;花小,白色;萼片5,绿色,披针形,...[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银柴胡-中药材 药材名:银柴胡 英文名:StarwortRoot 拉丁名:RadixStellariae[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中药材鉴别

    中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银柴胡 该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证治准绳 1、阴虚发热。该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药材鉴定

    药材鉴定 银柴胡-中药材饮片 银柴胡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①丝石竹(又名: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的根,呈略扁的长圆锥形,扭曲不直,长10~22厘米,直径0.7~4.5厘米。根头部常有分叉,有多数小形突起的茎痕。外皮大半已除去,未去净处,具棕白相间的花纹。质坚体重,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多数黄白色花纹交互排列成近似环状,一般为2~4层。气弱,味苦、麻舌,并有刺激性。产于山东、...[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 银柴胡植株示意 银柴胡知识介绍: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银柴胡多年生草本,生于干燥摹及山坡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有栽培。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银柴胡根呈类圆柱形,长15至40厘米,直径1至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纵皱纹明显,向下渐成左扭曲状,疏具细根痕孔凹陷,习称“砂眼”...[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银柴胡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抗菌,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并可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等。银柴胡可清虚热、除疳热,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产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详细]

    2016-11-06 13:04 分类:养生保健

  • 银柴胡的生长环境

    生长环境 银柴胡 银柴胡(5张)野生银柴胡多生长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荒漠草原地带,土壤多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土。种植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疏松、渗透性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质土。低洼积水、粘重板结、盐碱地不宜种植。银柴胡耐旱、耐寒,适应性强,易种植,而且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比较多,发展生产的潜力较大。银柴胡商品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新中国成立后,...[详细]

    2016-11-06 13:04 分类:养生保健

  • 银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阴虚发热。该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详细]

    2016-11-06 13:04 分类:养生保健

  • 张庆祥解说小柴胡汤

    □王亚杰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级中医传统方向班 张庆祥老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教研室博士生导师。他通过对《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义、加减及半表半里概念的分析,认为小柴胡汤是一外可清热散邪、益气解表,内可调理肝脾、和解少阳、清化湿热的方剂。笔者侍诊师侧,亲眼目睹老师以小柴胡汤为主方,治疗内伤外感各种疑难杂症,每获奇效。遂将其对小柴胡汤的理解和临床应用总结如下。[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