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

  • 专家解答 药浴用水都有哪些

    古人洗浴十分讲究水质,皇帝甚至专门从远处运来理想的水以供洗浴。今日大众洗浴在大多地区水源还是比较理想的,但有些问题还是应予注意,因为药浴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洗澡,水质处理不好有时会影响药物作用发挥,甚至产生副作用。[详细]

    2016-09-28 11:10 分类:中医养生

  • 常用通便药对3则

    当归配肉苁蓉 当归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功能补血调经,润肠通便,活血止痛常用量9~15克;肉苁蓉甘咸温,入肾、大肠经,功能补肾助阳,润肠通便,常用量9~30克。当归质润多油,养血润燥,润肠通便;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主治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年老体弱,产后津液不足所...[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 巧用中药治乳痈

    专家:王维恒安徽省怀宁血吸虫病防治站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的范畴,民俗称之为“奶疖”、“奶疮”。乳痈多见于哺乳期妇女,以初产妇多见,好发于产后3~4周。[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 用中药注射剂也应辨证

    编者按:7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基本技术要求》,指出中药注射剂必须在说明书中详细叙述全部不良反应情况,并注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近几年来,中药注射剂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及其“副作用”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今刊发两篇相关文章,供大家探讨。[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 针药合用降眼压

    专家:张治宇北京中医药大学 针灸治疗眼科病证的适应证较少,临床报道也不多。最近,笔者在跟随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吉教授门诊时发现,针药并用可降低眼压,现总结如下。[详细]

    2016-09-28 11:11 分类:中医养生

  • 黎清婵妙用芍药甘草汤治痛经

    黎清婵教授是江门市知名的妇产科专家,临证3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妇产科杂病、急症,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一年,受益匪浅,现将其活用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经经验进行总结如下。[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辨证用药治疗失眠

    专家:李路军河北省临城县中羊泉医院 失眠,中医称为“不寐”,其主要症状为入睡困难,或眠浅早醒。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心火亢盛、心血不足、肝肾阴虚等,其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所以治疗时可辨证使用中成药,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芍药甘草汤活用治痛证

    专家:毛进军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29、30条,主治误汗后伤及阴血而出现的脚挛急不伸之证,药物组成为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方中白芍酸苦入厥阴,敛阴和营,《本经》谓其:“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炙甘草甘平入太阴,补脾生津,《本经》谓其:“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王三虎妙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

    专家:张炜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柳州市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熟读经典,擅用经方,对肿瘤类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理论探索。笔者作为王三虎教授的学生,随其临证受益颇多。现将王三虎治疗卵巢囊肿的经验介绍如下。[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头风病宜用安神药

    □吴宏赟胡志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也;头风作止不常,愈后触感复发也。”头风病往往反复发作,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加用合适的安神药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理由如下。[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用中药就要遵循中医思维

    □毛进军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伤寒论》第16条“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条主要是讲太阳病表证的治疗一误再误,不仅病证不愈,而且病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病邪或自表入里,或由阳入阴,或损及脏腑,桂枝证已经不存在了,就不可再用桂枝汤来解表了。[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 益气固脱药 王永炎治疗中风病用药心得(6)

    □于智敏王燕平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脏腑若见神志昏愦,面红如妆,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出如油,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此属阴竭于下,阳厥于上,阴阳互不维系,真气外泄,阴阳将要离绝,元气败脱之征。治疗急用益元固脱之法,药用西洋参、当归身、沙参、枸杞子、蒸首乌、阿胶等。其中,西洋参、沙参益养元气,回摄真气,生津固本,养阴育阳,即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之意。当归身...[详细]

    2016-09-28 11:12 分类:中医养生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