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养生

  • 薯类营养多 抗癌预防慢性病

    红薯、紫薯、马铃薯(土豆)、芋头、山药等……这些“其貌不扬”的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预防慢性病有积极作用。只是,不同种类的薯类所含的营养成分略有不同,烹调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并非只能蒸煮。[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佳时期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应该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雨水节气中医怎样调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因此养生应该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饮食调节、药物调养和起居劳逸调摄的方面。[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雨水”宜中药调养脾胃

    今年雨水节气2月18日,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历代医家、养生家都很重视脾胃的护养。现代医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防老抗衰。[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雨水节气前后应养护脾脏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故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雨水”节气潮湿天需养脾胃

    公历2月19日前后将迎来雨水节气。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市民应该注意身体保健,避免在这个时候招病。[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春节营养常识有哪些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逢年过节,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难觅主食的身影,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这种饮食结构是不合理的。[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春季养肝如何做?

    中医认为,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维持在最佳状态。中医里所说的“肝”,包括了肝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眼睛等,调养肝脏不仅在饮食、生活上必须有所节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开朗的情绪。[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因人体质而异养肝的不同方法

    不同体质的人养肝方法不同 从中医角度讲,按照个体的缺陷,针对肝脏功能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阴虚体质和阳盛体质。[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春季养肝三大穴位多按摩

    春季养肝多按摩三大养肝穴位 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经大药:大敦、行间和太冲。[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春天常练养肝功法

    春天常练“养肝功” 春季养肝护肝的方法很多,其中效果最佳的是养肝功法。历代养生家认为,春天常练“养肝功”,不仅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激发肝脏功能的作用,且可治疗因肝虚火旺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 电脑族养肝应该如何做?

    电脑族应该如何养肝? 经常用电脑的人,常常会有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浑身疲倦,情绪不稳定,月经不调等症状。这都与肝密切相关。[详细]

    2016-09-05 00:08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