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润燥 推荐奶油玉米开胃健脾
到了秋季,“秋燥”成为了人们健康的第一大威胁。秋燥引起的各种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已经开始显露,趁着秋燥还没有全面侵害我们的身体健康,从饮食开始重视防燥润肺很有必要!今天食神为大家推荐一道又可以用来当零食又可以用来做早餐的奶油玉米。主题:奶油玉米食材:培根1片,甜玉米半根,奶油一勺,沙拉酱适量,黑胡椒适量做法:1、将培根切成小碎片,甜玉米剥粒后淘净...[详细]
2016-11-06 16:15 分类:营养饮食
父爱如山 推荐几款为父亲做得米粥
父爱如山,担当家庭支柱角色的父亲,值得一份质朴而真诚的犒劳。这份犒赏,不妨从食物上下文章。长期在外奔波应酬的父亲们需要让肠胃享受一次难得的休息,健康米粥是良好的膳食选择。一方面可以减轻肠胃负担,提振胃口,另一方面,在简单而容易熬制的米粥中,或虾米的甘香,或西瓜皮和冬瓜的清爽,抑或是猪骨花生米的浓香,每一样都承载款款温情。西瓜皮粥食材:西瓜皮、大米做法:1.将西...[详细]
小米粥要熬多久
小米粥是非常健康的食品,具有缓解紧张、压力等作用,是很好的养胃食品。小米粥熬制的时间与功效有很大的影响作用,那么小米粥要熬多久才合适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米粥熬制的时间。小米粥熬制的时间1.你要选择新鲜的小米,不能是陈米,味道会差很多。2.熬小米粥的时间一定要够,至少也要半个小时以上。3.不能偷懒,刚下米是要随时搅一下锅,防止糊底,一旦糊了底,这一锅粥可就不能要喽,...[详细]
脑血管堵塞吃什么食物好 玉米可以吃吗
导读:老年人脑血管堵塞吃什么好呢?为了保护心脑血管的健康,老年人必须要知道脑血管堵塞吃什么好,因为只有保证血管的通常才能预防各种慢性病。在脑血管堵塞吃什么好的问题中,应该多吃一些健康的食品,比如:1.玉米进入中老年之后应该适量的多吃一些粗粮类食物,比如像玉米。经过研究发现,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中含有高达60%以上的脂肪酸。研究发现,经常吃玉米...[详细]
2016-11-06 16:17 分类:营养饮食
胃不好,多喝小米粥养胃健胃
中医认为小米有和胃温中的作用,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功效,内热者及脾胃虚弱者更适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开胃又能养胃,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呕吐的功效。在所有健胃食品中,小米是最绿色也最没有副作用的,它营养价值高,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小米是最理想的滋补品。我国北方许多妇女在生育后,用小米加红糖来调养身体。小米熬粥营养...[详细]
疲劳少气怎么办 多吃三种米
有些人平时身体挺好,有时因为得病或劳累过度,却懒得说话,或稍微活动一下就感到疲劳,这些症状都是中医上常说的气虚,可以吃补气食物进行调补。谷物中除了粳米,还有三种米也是补气佳品。糯米。糯米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止汗止渴等作用,适用于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等症状,适合阳气虚弱、脾胃虚寒者食用。糯米一般煮成粥更容易消化吸收。但糯米黏腻,咳嗽痰多、舌苔厚腻、消化不...[详细]
赤小豆薏米饮的做法——十二指肠溃疡食疗
食谱原料: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制作方法:1.加清水文火炖煮30分钟后取100毫升汁液。2.再炖30分钟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3.将两次的汁液搅匀,温饮或凉饮。健康提示:南瓜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即维生素A),其果实、花、种子、叶子都有药效,淀粉多,煮食后仍含丰富的维生素C。要想充分发挥药效,用蒸的方法较理想。胃隐隐抽痛进,可煮南瓜浓汤,有助消化。南瓜花可煮汤,有降热...[详细]
首乌小米粥的做法——子宫脱垂食疗
食谱原料:小米50克,何首乌30克,鸡蛋150克,白砂糖20克。制作方法:1、将何首乌用纱布包裹,与米同煮粥。2、粥熟前将鸡蛋打入,并加白糖少许,煮熟。健康提示:此粥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虚而致的子宫脱垂。[详细]
中医带你一起去领略玉米的奇特功效
玉米,又称“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等,它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详细]
2016-09-28 11:21 分类:中医养生
中医 薏米 夏日的美白明星
很多时候,小材料只要稍加利用,就可以变身美容护肤的强力高手了。本文要介绍给MM们能让肌肤瞬间美白的宝贝——薏米,它看似不起眼,却是著名的KOES雪肌精的主打成分,有着极强的保养功效。不想花大价钱买昂贵的保养品?就跟着我们来DIY一款薏米美肤水吧,我们的目标是,告别粗大毛孔和黯沉肤色。[详细]
2016-09-28 11:22 分类:中医养生
对症用药解除病痛 中医治疗阿米巴痢疾方
中医药治疗 (1)湿热阻滞:腹痛、腹泻,下痢脓血,黏液.呈暗红色果酱样,腐败恶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详细]
2016-09-28 11:26 分类:中医养生
中医药养生:健胃太白米
太白米最早载《陕西中草药》:“味辛微甘苦,治胃痛腹胀,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其他中草药书中亦有论述。《西藏常用中草药》云:“性平,味辛。治胸闷,小儿惊风。”其性味辛,微甘苦,温。功能宽胸利气,健胃止呕,镇痛止咳。主治胃痛腹胀,胸闷,呕吐反胃,风寒咳嗽,小儿惊风。内服煎汤,或研末服。[详细]
2016-09-28 11:25 分类:中医养生
早孕先兆流产
玻璃奶瓶怎么清洗
麦冬雪梨炖瘦肉怎么做
9大坏习惯 伤你的肾没商量
巧吃阿胶不上火 关键在配伍
生吃蔬菜(葱,香菜,色拉)注意寄生虫
扇贝粉丝 扇贝粉丝舌尖上的享受
七款美容靓汤 喝出水润红颜
如何做蛋炒饭 蛋炒饭的家常做法
脾胃虚弱不适合焦三仙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