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_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2016-09-04 22:47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旋覆花吗?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_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那么你知道中药旋覆花吗?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_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旋覆花的简介

【别 名】: 金福花、金佛花、小黄花子。

【来 源】: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的头状花序。

【性 味】: 花序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 ,总苞片5层,复瓦状排列,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舌状花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长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性微温,味苦、辛、咸。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0~60cm,不分枝,有平伏毛。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 ,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急狭,无柄或半抱茎,全缘,两面有疏毛。头状花序直径2.5~3cm,多个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普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中药旋覆花的功效与作用_旋覆花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旋覆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纱布包煎或滤去毛),3-10克。马、牛15-45克;猪、羊5-10克;犬、猫2-5克;兔、禽1-3克。

旋覆花的禁忌注意

1、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该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2、不良反应:曾有报道2例旋复花引起的接触性过敏性皮炎,1例服后致暴泻。

旋覆花的选方

①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但不头痛为异:前胡三两,荆芥四两,半夏一两(洗,姜汁浸),赤芍药二两,细辛一两,甘草一两(炙),旋复花三两。上捣罗为未,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未知再服,类证活人书》金沸草散);

②治积年上气:旋复花(去梗,焙)一两,皂艾(炙,去皮。子)一两一分,大黄(挫、炒)一两半。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九,温汤下,日三服,(《圣济总录》旋复花丸);

③治肝着,亦治妇人半产漏下:旋复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金匿要略》旋复花汤);

④治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者:旋复花、半夏、茯苓、青皮。水煎服。(《产科发蒙》旋复半夏汤);⑤治风痰呕逆,饮食不下,头目昏闷:旋复花、枇杷叶、川芎、细辛、各一钱,前胡一钱五分。姜、枣水煎服,(《妇人良方》旋复花汤);

⑥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旋复代赭汤);

⑦治风湿痰饮上攻,头目眩胀眵:旋复花、天麻、甘菊花各等分。为末,每晚服二钱,白汤下,(《本草汇言》);

⑧治小便不行,因痰饮留闭者:旋复花一握,捣汁,和生由酒服。(《本草汇言》);

⑨治单腹胀:旋复、鲤鱼。将鱼肠去净,药入鱼肚内,煎服。小便利,肿胀即消;

⑩治风火牙痛:旋复花为末,搽牙根上,良久,去其痰涎,疼止。

扩展阅读:旋覆花做法指导

1、寒痰咳喘兼有表症者,可与生姜、半夏、细辛等配伍。

2、痰浊内伏中焦,清气不升,胃气上逆,吐逆不止,头目昏眩者,可与半夏、橘红、干姜等同用,以化痰降逆子止呕。

3、气滞血瘀胸痞不畅,两胁疼痛,捶击则舒者,可与青葱管、新绛(多以茜草、红花等品代之)同用,以散结通络止痛。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