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冬青

2016-09-28 11:09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中文名】:毛冬青(《广西中草药》) 【类别】:根类 【异名】乌尾丁、痈树、六月霜(《广西中草药》),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山桐油、老鼠啃、山冬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毛披树、茶叶冬青(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水火药(《新编中医学概要》),喉毒药(《广西植物名录》)。

毛冬青

【中文名】: 毛冬青(《广西中草药》)

【类 别】: 根类

【异名】乌尾丁、痈树、六月霜(《广西中草药》),细叶冬青、细叶青、苦田螺、山桐油、老鼠啃、山冬青(《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毛披树、茶叶冬青(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水火药(《新编中医学概要》),喉毒药(《广西植物名录》)。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根。

【植物形态】毛冬青

常绿灌木,高约3米。小枝具棱,被粗毛,干后黑褐色。单叶互生;纸质或膜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尖,通常有小凸尖,基部阔楔形或略钝,下面被疏粗毛,边缘具稀疏的小尖齿或近全缘,中脉上面凹陷,被疏毛,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3~4毫米。花淡紫色或白色,雌雄异株;花序簇生;雄花序:每枝有一花,很少为3花的聚伞花序;花梗长1~2毫米;小苞片2枚;萼5~6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4或6片,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毫米;雄蕊长为花瓣长的3/4;雌花序:每枝1~3花;花梗长2~3毫米;萼深6~7裂,被短柔毛;花瓣5~8片,长椭圆形,长2毫米。浆果球形,径4毫米,熟时红色。花期夏季。

生于山野坡地、丘陵的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叶(毛冬青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变种植物秃毛冬青功用相同。

【采集】夏、秋采,切片晒干。

【化学成份】根含有效成分为黄酮甙。还含酚类、甾醇、鞣质、三萜、氨基酸、糖类等。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微苦甘,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治风热感冒,肺热喘咳,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痢疾,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烫伤,中心性视网膜炎,葡萄膜炎,以及皮肤急性化脓性炎症。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血柱闭塞性脉管炎;外用治烧、烫伤,冻疮。

①《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小便。治刀枪打伤,肺热喘咳,外感风热,预防流脑。"

②《浙江民间常用中草药》;"治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上一篇:

:下一篇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