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春天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2018-07-03 04:06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在日常生活中,野菜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很多人都会喜欢吃野菜。野菜的做法多样,味道清甜可口,因而深受人们的喜欢。但是,吃野菜也是有讲究的,那么吃野菜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春天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清明小长假,60岁的王奶奶扫墓踏青后吃了当地特色野菜,结果血钾超标导致心脏骤停,险些丧命。那么在吃野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3日上午,60岁的王奶奶跟家人去郊区踏青,中午在附近的农家乐吃了野菜糊等特色美食。过了几个小时,老人感到心慌、胸闷、头晕,家人立即将她送到附近的省中医院光谷院就诊。检查发现,王奶奶的心率已经下降到35次/分,血钾值严重超标。紧接着,王奶奶两次心脏骤停。医生紧急心脏复苏抢救,老人心跳总算恢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春天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经询问,医生得知,王奶奶是尿毒症透析患者,以往也出现过吃东西后的胸闷和呼吸困难,这一次病情的危急可能系食用含钾量高的野菜不当造成。老人随即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体内毒素排除治疗。

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田萍解释,钾离子由肾脏排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要严格控制钾的摄入量。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律不齐、心脏麻痹,甚至死亡。市民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食用野菜。

吃野菜的八点注意事项

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容易发生误认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野菜取材要新鲜

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避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

野菜要注意烹饪方法

野菜的烹饪注重保持其“野味”,可炒食、凉拌、做馅,亦可熘、烩、烧、煮。还可做汤或生食,关键在于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春天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野菜不可多吃

野菜一般较少受到污染,也确实别有风味,可谓天然食物,但凡事讲究适度,过量进食野菜,因多数野菜性凉致寒,易造成脾寒胃虚等病。

苦味野菜不宜多食

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有解毒败火之效,但过量食用,损伤脾胃。

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很差。

受污染的野菜不要吃

郊外化工厂等附近的空气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铅等化合物,废水边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老人吃野菜导致心脏骤停 春天吃野菜的注意事项

需要浸泡的野菜

山药菜、山蒜等一些野菜有微毒,不经浸泡,食后周身不适。这类野菜在煮食前,务必在清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进行解毒处理。

吃野菜中毒怎么急救

我国常见的野菜有300多种,营养成分较高的有100多种,但可供人们习惯食用的只有数十种。由于野菜生长在野外,长期以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绿色无污染,其实不然,野菜并非绝对的“绿色食品”,有些野菜不宜食用。

相关专家说、水、空气中的有毒物质,造成重金属或者是有毒物质含量过高。

医生提醒,万一不小心吃了有毒野菜之后,会产生一些中毒症状,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如果大家出现这些症状以后,不要过分紧张,可用两种方法进行处理,第一种方法就是催吐,如果实在吐不出来,可以喝一些淡肥皂水之类的液体催吐;第二种方法就是中和一下毒素,可以将大蒜捣碎以后服用,或者是喝一些鸡蛋清、牛奶或者是2%的碱水。经过简单处理以后,及时就近到医院进行治疗。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