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需从心开始

2016-09-05 00:11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老人们操劳了大半辈子,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仍然不能轻松地生活。他们还是为子女为孙有操不完的心,但是老人养生需从心开始,所谓好的心情可以治百病,那么就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培养老人的心里健康。

老人养生需从心开始

老人们操劳了大半辈子,到了该安享晚年的时候仍然不能轻松地生活。他们还是为子女为孙有操不完的心,但是老人养生需从心开始,所谓好的心情可以治百病,那么就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培养老人的心里健康。

1  培养兴趣爱好、加强交往

健康的兴趣爱好和积极的交往可使人从中找到许多乐趣,排除孤独,忘却种种烦恼,从而起到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保持心理平衡的作用。据调查,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是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同集体保持密切联系。

2保持家庭和睦

老年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能避免产生孤独感。但有的老年人因思想守旧,固执,看不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而与子女产生意见分歧,致使家庭关系紧张。这既影响家庭关系和睦,更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对此,老年人应采取豁达,乐观的态度,以保持家庭关系和睦。

3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可延缓大脑退化,保持生命活力。因为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刺激人体的适应功能,遏制疾病的产生与发展。相反,消极的生活方式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加重疾病,甚至加速死亡。

4适当运动勤用脑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同时要勤于用脑。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不仅能促进全身和大脑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还能使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从而对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5提高心理素质,参与公益活动

要以理智的方式看待各种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使心情始终保持平静。适当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多献一份爱心,不但能让自己觉得对社会有用(消除“人老了无用”感),还能从内心感到欣慰和满足,这对保持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6注意劳逸适度

尽管需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但在此过程中,切不可过度劳累,还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

7用正确态度对待疾病

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器官的衰退,老年人大多会体弱多病。能否正确对待疾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遇到疾病就惊慌失措,不但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容易加重精神负担,导致心理疾病产生。相反,也不要讳疾忌医,隐瞒病情,而错过及时治疗的良机,造成病情加重。

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