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户外锻炼“六防”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时节,大气环流开始调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风逐渐调整为冬半年的冬季风,北方地区冷空气的侵入也逐渐频繁,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致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因此要注重耐寒锻炼,预防感冒。[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白露养生四张良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伴着连日的阴雨,白露即到天气转凉。秋燥、过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下面介绍的四张方子,可谓白露养生良方:[详细]
白露节气养生吃红薯和小米
白露时节的最佳时令饮食是红薯、小米。 1、红薯——位列抗癌蔬菜排行榜榜首[详细]
白露节气多吃梨养阴润肺
白露时节多吃梨 白露时节雨水较少,空气干燥,不少适应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口干鼻燥、皮肤干裂、目赤牙痛等,中医称之为“秋燥”。白露后的饮食重点正是润肺、养阴,而这时正是黄澄澄、水灵灵的鲜梨上市的季节。而梨也正是较为合适的食物。那么此时吃梨有何功效,有何讲究呢?[详细]
处暑养生注意4个方面
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时至处暑,虽然白天天气仍然炎热,但早晚已有凉意,秋燥也逐渐明显,此时养生也要适当调整。以下结合笔者师傅樊正伦先生的养生经验,谈谈处暑养生。[详细]
2016-11-05 08:45 分类:养生保健
处暑过后防温燥
节令过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不再暑气逼人。“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处暑后,天气往往干燥、少雨,人体皮肤可能会因此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燥无光泽、头皮屑变多、嘴唇干燥或裂口,或大便干结,这就是所谓的“秋燥”。处暑“秋燥”属于温燥,气候变化差异大,常使某些疾病在此时复发或加重,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另外,由于早晚温差大,极易感冒。因...[详细]
处暑节气祛暑防燥是关键
处暑(公历8月23日,农历六月三十)已过,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养生专家指出,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免发展为疾病。但同时专家也提醒,处暑后本市天气依然闷热,防暑祛湿仍然很重要。[详细]
处暑养生2种食物不能少
酷热的处暑时令,什么食物是我们日常较好的养生保健食物呢?根据中医学理论和养生学经验,处暑的最佳时令食物是梨和百合。[详细]
处暑养生7个方面要注意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即表明暑天的结束。处暑之际,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中医指出,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导致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不爱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秋乏”。为了适应节气的变化,要做好各种养生工作。下面我们就来看七个方面:[详细]
处暑养生全攻略
注意事项 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详细]
处暑养生需防燥 防秋燥食物推荐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进入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周知的。科学的养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详细]
处暑保健养生食谱
保健原则:滋阴润肺,健脾安神 保健茶饮 秋菊清心茶(女士) 材料:杭菊5g、麦冬5g、百合5g、红茶叶一小撮。[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