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养生需注意4方面调养

    立秋节气,立秋意味着暑去秋来。虽说立秋时节仍暑气未消,处于中医“长夏”时节,但在养生上也要顺应阴阳交替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慢性肝炎病人更应该注意养生,养生专家从精神、起居、运动、饮食调养四方面介绍了立秋养生的方法。[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适合做哪些运动

    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运动永远是瘦身的不二法则。下面就介绍几种秋季适宜健身运动。[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原则

    立秋节气有什么养生规则?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御寒。[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的误区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而中医中也表示,立秋养生是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立秋应该怎样养生呢?立秋养生的误区都有什么呢?[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后的养生之道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往往要延续到九月中下旬,天气才会真正凉快起来。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那么立秋后如何养生呢?养生保健专家为您介绍:[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饮食养生原则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农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立秋吃什么呢?[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攻略

       时值立秋,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本文将为您介绍立秋时节的保健养生等内容。[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养生吃什么

    导语:8月7日立秋,这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古人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并形成了很多饮食习俗,下面我们就聊聊立秋的饮食习俗,看看古人的防病食疗吧![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后要早睡早起 增酸减辛

    导读:8月7日立秋,这标志着秋季的到来,在中医保健上,应阴阳交替的变化进行调整。中医专家提示,立秋后,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宜少辛多酸,保健易多动少怒。这是立秋后,进行保健应注意的三个方面。[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节气阴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今年立秋节是8月7日。《孝经纬》“大暑后十五日,斗指坤,秋者,揫也,物与此而揫敛也”。立秋时节盛夏的余热未消,秋阳肆虐,暑热往往要延续到9月,故民间有“秋老虎”之说。立秋始,毋冒极热,勿恣凉冷,毋发大汗,保全元气。蔬菜五谷"淡贴秋膘”。[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节气血瘀体质的养生方法

    血瘀体质立秋饮食小贴士 适宜:黑米、黑豆、魔芋、银耳、黑木耳、桃、鲫鱼、桃仁、刺梨、红米、红糖、罗勒[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 立秋节气湿热体质的养生方法

    今年立秋节是8.7日。北方可以体验到“立秋凉风至”,南方还要经历“秋后一伏热死人”的暑热余威。三伏天也将在立秋节气结束,总体天气转为凉爽,人的食欲增加,阳气向体内收敛。此时注意勿大汗,可清淡进补,同时尽量“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将阳气收敛与体内。[详细]

    2016-11-05 08:46 分类:养生保健

相关推荐

    相关排行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