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子药物性状

    药物性状 盐附子:呈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咸而麻,剌舌。[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性状药物附子

  • 附子品种鉴别

    品种鉴别 取黑顺片或白附片粗粉4g,加乙醚30ml与氨试液5ml,振摇2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加0.25mol/L硫酸溶液20ml,振摇提取,分取酸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测定,在231nm与27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品种鉴别附子

  • 附子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hypacomne),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中药化学成分强心成分生物碱附子

  • 附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3~15g。回阳救逆可用18~30g。亦有大剂量用至30g以上者。 经方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炙甘草二两[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中药剂量中药用法中药禁忌毒性中药附子

  • 附子的毒副作用

    毒副作用 乌头碱的毒性极强,给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0.295mg/kg.熟附片煎剂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口服为17.42g/kg,静注为3.516g/kg.加工附子的毒性明显降低,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在100g/kg以上.去甲乌药碱小鼠静注的半数致死量为58.9mg/kg,一次腹腔注射和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00mg/kg和3.35g/kg.乌头碱、附子的中毒症状相似,表现为心率变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外收缩,室性心动过速...[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作用毒副附子

  • 附子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本品,毒性差别很大.如炮制不当或剂量过大以及煎煮时间不够,均可引起中毒反应.中毒剂量为:川乌3~30g,附子15~60g,乌头碱口服0.2mg.常见症状有口舌、面部及全身麻木,肢体颤抖,口腔灼热、流涎、恶心、呕吐,头昏、眼花,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瞳孔散大、面色苍白、心律紊乱等,甚至突然死亡.曾有口服附子煎剂9g引起严重中毒的报告.中毒者如能及时抢救,一般均可恢...[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临床应用附子

  • 附子各家论述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长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各家论述附子

  • 附子的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 附子知识介绍: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侧根(子根)。乌头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辽宁南部、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主要栽培于四川。[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知识营养附子

  • 附子的药方选录

    药方选录 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甘草100克(炙)干姜75克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150克.(《伤寒论》四逆汤)[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中医治疗中药方剂伤寒论方剂温阳散寒附子应用

  • 木贼的形态特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蕨类植物。根状茎粗短,横生地下,节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茎直立,仅于基部分枝,中空,有节,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叶退化成鞘状,包于节上,鞘基和鞘齿形成黑色两圈,鞘片中央有一浅沟。孢子囊穗顶生,紧密,长圆形,顶端有尖头,无柄,长1–12毫米。端产生孢子叶球,矩形,顶端尖,形如毛笔头。植株高达100厘米。[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温带植物湿地植物草本植物药用植物蕨类植物

  • 木贼的辨认区分

    辨认区分 节草、木贼和问荆的叶都已退化,地上部分是茎,但仅以早春破土而出的绿色直立细茎是很难对这三种进行区分的。须将同科同属不同种的上述三种植物的地上茎、孢子囊穗等主要特征区分如下,才能对其进行鉴别。[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区分木贼辨认

  • 木贼的中药价值

    中药价值 [出处]始载《嘉佑本草》。本品草干有节,面糙涩,制木骨者用之,磋搓则光净,犹云木之贼,故名..[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中药价值木贼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