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贝的保存

    平时如果购买干贝,该怎么挑选、保存以及涨发呢? 首先,要看干贝的大小,一般来说,个头越大也就越贵,按直径来说,最大的与最小的几乎可以相差5、6倍;[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保存干贝

  • 一枝黄花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9)35-100厘米。茎直立,通常细弱,单生或少数簇生,不分枝或中部以上有分枝。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厘米,宽1-1.5(2)厘米,下部楔形渐窄,有具翅的柄,仅中部以上边缘有细齿或全缘;向上叶渐小;下部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有长2-4厘米或更长的翅柄。全部叶质地较厚,叶两面、沿脉及叶缘有短柔毛或下面无毛。头状花序较小,长6-8毫米,宽6...[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形态特征

  • 一枝黄花植物介绍

    植物介绍 【拉丁名】 SolidagodecurensLour. 【英文名】CommonGoldenrod 【别名】黄花草、蛇头王、满山草、百根草、粘糊菜、破布叶、金柴胡、朝天一柱香、一枝箭、小柴胡,金边菊。[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介绍植物

  • 一枝黄花植物概况

    植物概况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地下根须状;茎直立,光滑,分枝少,基部带紫红色,单一。单叶互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上部叶锯齿渐疏至全近缘,初时两面有毛,后渐无毛或仅脉被毛;基部叶有柄,上部叶柄渐短或无柄。头状花序直径5~8mm,聚成总状或圆锥状,总苞钟形;苞片披针形;花黄色,舌状花约8朵,雌性,管状花多...[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植物概况

  • 一枝黄花的生药材鉴定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表面暗紫红色或灰绿色,具纵纹,光滑无毛,茎端有稀毛;质坚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中央有疏松的白色髓。单叶互生,下部叶具长柄,多脱落,上部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多破碎而皱缩,上面黄绿色,下面淡绿色,展平后呈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5-4cm,先端尖、渐尖或钝,基部狭缩而形成翅状叶柄,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部叶锯齿较流至全缘,有...[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生药材鉴定

  • 一枝黄花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其它名称 粘糊菜、破布叶(云南)、金柴胡(西南)、山厚合、老虎尿、黄花草、蛇头王、满山草、百根草、金柴胡、朝天一柱香、一枝箭、小柴胡。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野黄菊、山边半枝香、洒金花、千根癀、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黄柴胡、莶子草、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黄花仔、红胶苦菜、一枝香、大叶七星剑、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价值药用

  • 一枝黄花的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 朱进士细论小柴胡 宋代伤寒大家朱肱在南阳行医时,太守盛次仲患病召他诊治,寻按脉证以后,他说这是“小柴胡汤证”,进服三剂可愈。因小柴胡汤在宋代已经是士人悉知的名方,他没有写具处方。但当天深夜,病家来人说,服药后病未见轻,倒增加了腹满的症状。他再次前往视诊,察验前次所服用的药,取来一看乃是“小柴胡散”。他当即指出:汤剂和散剂效用是不同的,汤剂能通过经络快...[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传奇故事

  • 一枝黄花的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全草含槲皮苷、异斛皮苷、芸香甙(rutin)、紫云英苷、山柰酚-3-芸香糖甙(kaemferol-3-3rutinoside)、一枝黄花酚甙(leiocarposide)、2,6-二甲氧基苯甲酸苄酯(benzyl-2,6-dimethoxybenzoate)、当归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肉桂酯(3,5-dimethoxy-4-acetoxycinnamylangelate)及2-顺、8-顺-母菊酯(matricariaester)。咖啡酸、奎尼酸、绿元酸、矢车菊双苷。含少量挥发...[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一枝黄花化学成分

  • 细辛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 细辛属植物所含铁、铬、锂元素很高。血清铁对发热敏感,铬与脂肪及胆固醇的代谢密切相关。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另外还含有铜、锌等元素,有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和抗感染的作用。细辛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其疗效有一定关系,而影响植物对化学元素吸收的最重要的因子是其遗传特性,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均不相同,显然细辛属各种植物...[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利用细辛综合

  • 细辛性味

    性味 辛,温。 1.《本经》:"味辛,温。" 2.《吴普本草》:"神农、黄帝、雷公、桐君:辛,小温;岐伯:无毒;李氏:小寒。"[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性味细辛

  • 细辛功用主治

    功用主治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主治功用细辛

  • 细辛治疗与解救

    治疗与解救 1.中毒后立即催吐,用1:4000高锰酸钾洗胃,服用蛋清、乳汁或通用解毒剂,静脉输液内加维生素C。[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治疗细辛解救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