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良姜描述

    描述 高良姜,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根茎圆柱状形,横生,棕红色,直径1~1.5cm,具节,节上有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茎丛生,直立。叶无柄或近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30cm,宽1.5~2.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窄,全缘,两面无毛;叶鞘开放,抱茎,具膜质边缘;吉舌膜质,长2~3cm,不开裂。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6~15cm,花序轴被绒毛;花萼筒状,管长8~14mm,先端不...[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描述高良姜

  • 高良姜生药材性状鉴别

    生药材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4~9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密纵皱纹及灰棕色波状环节,节间长0.5~1cm,下面有圆形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内皮层环较明显,散有维管束点痕。气香,味辛辣。以分枝少、色红棕、香气浓、味辣得为佳。[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性状鉴别生药材高良姜

  • 高良姜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 高良姜知识介绍:该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高良姜是一种种植的农产品,其药用价值很高,同时可以用于香料(制作印度香)。高良姜根茎呈圆柱形,长4~9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纵皱纹及灰棕色波状环节,节间长0.5~1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纤维性,内皮层环较明显,散有维管束点痕。气香,味辛辣。以色红棕、香气浓、味症者为佳。[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营养知识高良姜

  • 黄荆子的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1.镇咳、平喘:黄荆子煎剂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小鼠离体肺灌流实验也表明,煎剂可解除除气管、支气管痉挛。黄荆子作用较黄荆根强,不同提取物,以含黄酮及强心甙部分效力较好。[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价值药用黄荆子

  • 黄荆子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将黄荆子焙干研末,炼蜜为丸,每丸含生药3钱。日服3次,每次1丸,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观察46例,控制5例,显效17例,好转15例。对咳、痰、喘均有疗效,但以弦痰效果较好。多数病人在用药二天内开始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出现。观察结果证明,本品对单纯型、轻型、虚寒型、无肺气肿的患者效果较好。配合紫河车、淮山药组成复方治疗,则可提高疗效。观察中曾对...[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临床应用黄荆子

  • 黄荆子的鉴别

    鉴别 性状鉴别 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长3-5.5mm,直径1.5-[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黄荆子的鉴别

  • 黄荆子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黄荆子的保健功效显著,自古至今,欧洲国家众医生及民间一直将其视为治疗和缓解妇女经前综合症群及更年期症状的首选药物,并因此开发了疗效卓著的黄荆粉剂、片剂、胶囊和精油等一系列的妇女保健产品,在越来越崇尚无副作用自然疗法的欧美发达国家,更是受到了广大女性朋友的热烈追捧。[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文化植物黄荆子

  • 黄荆子出处

    出处 1.《玉环志》:消食下气。 2.《草木便方》:养肝,利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颓疝。[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出处黄荆子

  • 豆腐的保鲜

    高温季节豆腐很容易变质,如果个体加工户掌握不住销售量,很容易造成损失。现介绍两种保鲜技术可使豆腐保存数天至几个月不变质,和原来一样新鲜。 [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保鲜豆腐

  • 诏安腌梅

    腌梅,也称为盐渍梅,干湿梅,咸梅,盐水梅等。腌梅,是青梅的加工品之一,通过海盐简单腌制而成。腌梅仅仅是初加工,可在普通的青梅果农家里直接制作完成,不需要太复杂的工艺。在“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许多诏安青梅果农一直延续古老方法来加工腌梅,通过流传下来的方法所腌制出来的青梅,具有品质好,色泽鲜亮,果皮不易破损,容易保存且不易坏,是很多高档青梅制品的最佳选择。[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特色名品诏安腌梅

  • 蒺藜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无毛,被长柔毛或长硬毛,枝长20-60厘米,偶数羽状复叶,长1.5-5厘米;小叶对生,3-8对,矩圆形或斜短圆形,长5-10毫米,宽2-5毫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稍偏科,被柔毛,全缘。花腋生,花梗短于叶,花黄色;萼片5,宿存;花瓣5;雄蕊10,生于花盘基部,基部有鳞片状腺体,子房5棱,柱头5裂,每室3-4胚珠。果有分果瓣5,硬,长4-6毫米,无毛或被毛,中部边缘...[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形态特征蒺藜

  • 蒺藜的民间单方

    民间单方 1、腰脊痛。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2、通身浮肿。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标签:民间单方蒺藜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