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芥的功效与作用_白芥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
白芥茎直立,具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叶互生。那么白芥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白芥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随康网小编来了解一下中药白芥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详细]
2016-09-04 22:51 分类:中草药
白芥子简介
简介 白芥子,别名辣菜子,拉丁文名Semensinapis.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Sinapis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种皮薄而脆,有油性。无臭,味辛辣。可入药。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详细]
2016-11-05 08:56 分类:饮食常识
白芥子的形态描述
形态描述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较粗壮,高达1米,全体被稀疏粗毛。叶互生基部的叶具长柄,叶片宽大,倒卵形,长10~15厘米,最宽处达5厘米以上,琴状深裂或近全裂,裂片5~7,先端大,向下渐小;茎上部的叶具短柄,叶片较小,裂片较细;近花序之叶常少裂。总状花序顶生;小花梗长1厘米左右;花萼,绿色,直立;花冠黄色,长方卵形,基部有直立长爪;雄蕊6,4强;子房长方形,花柱细长,柱头...[详细]
白芥子的炮制
炮制 白芥子,芥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炒芥子:取净芥子,照清炒法炒至深黄色有香辣气。用时捣碎。【炮制】原药簸净杂质,置锅内炒至深黄色,微有香味,取出。放凉。[详细]
白芥子的鉴别
鉴别 性状: 1.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详细]
白芥子的文献摘录
文献摘录 《名医别录》:味辛,温,无毒。归鼻。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又白芥子,主射工及疰气发无恒处,丸服之;或捣为末,醋和涂之,随手验也。[详细]
白芥子的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煎服,3~6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使用注意;[详细]
白芥子的药方选录
药方选录 ①治感寒无汗:水调芥子末填脐内,以热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简便单方》)[详细]
白芥子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详细]
白芥子的中药成分
白芥子-药(毒)理学 本品所含的异硫氰酸苄酯对小鼠、豚鼠、大鼠腹腔注射的LD50分别为76-107,68及72mg/kg,口服的LD50分别为134,81及128mg/kg。[详细]
白芥子的外治偏方
外治偏方 原料: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详细]
白芥子的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 白芥子知识介绍: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成熟种子。白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原产欧洲,中国辽宁、山西、山东、安徽、新疆、四川、云南多有栽培,6至7月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详细]
绿豆汤的功效与作用 喝绿豆汤的好处
中药游草的功效与作用
竹芋薯的功效与禁忌 竹芋薯什么人不能吃
穿破石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穿破石泡酒的药用价值
猪指甲壳的药用价值 猪蹄壳的功效与作用
姜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食用花旗参的注意事项 花旗参的副作用
羊奶的功效与作用 为什么中医都叫停羊奶
3种女人不适合吃桃胶
粉草和甘草的区别 甘草的功效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