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 葫芦巴药物应用

    药物应用 功能主治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葫芦巴的临床应用

    化学成份 种子含龙胆宁碱、番木瓜碱、胆碱、胡芦巴碱等生物碱,皂甙元主要是薯蓣皂甙元、雅姆皂甙元和少量芰脱皂甙元、痕量替告皂甙元。尚分离出牡荆素、牡荆素-7-葡萄糖甙、荭草素或异荭草素的阿拉伯糖甙、黄酮的葡萄糖鼠李糖二糖甙,槲皮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种子的一般组成为:水分10.30%、灰分3.15%、脂肪7.61%、总蛋白16.97%、总糖3.68%、纤维素6.4%、半纤维素11.98%。脂肪油中固体...[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葫芦巴的价值应用

    价值应用 香草全草可入药,性大温,入肝肾经,温肾阳,润肺滋阴,祛温寒,有补肾驱风、助阳止痛作用,有爽人身心、静脑安神、松弛神经、解除疲劳、通络止痛、补肾滋阴壮阳的效力,常用于治疗阳痿滑精、腰酸背痛、少妇痛经、疝气偏坠、寒湿脚气等疾患。香草秸秆和籽实有浓郁持久的香味,具有防腐、杀菌、清毒、驱虫、灭虱等特殊效能,民间常用来香化房间、衣物和做枕芯、荷包及加工成工艺品...[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白芍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大全》)治气血虚弱,胎元不固证。胎动不安,堕胎,滑胎,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人参、黄芪各3克,白术、炙甘草各1.5克,当归3克,川芎、白芍药、熟地黄各2.4克,续断3克,糯米一撮,黄芩3克,砂仁1.5克。水煎服。方中白芍养血调肝,合熟地则补血养胎之功尤著,为臣药。[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羌活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症。 羌活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身痛为主,常配防风、白芷等药同用。[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羌活的应用鉴别

    应用鉴别 1、羌活与独活,二者皆能逐风胜湿,透关利节,但又各有所长。羌活性味雄烈,发汗解热作用较强;羌活偏上行,独活偏下行,常同用。[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藁本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神经性皮炎,用50%藁本注射液于病损处皮下注射。一般每个病损每周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如病损较多,或范围较大,可每日轮流注射,以便每周内每个病损均能注射2次。每次注射后的晚间,局部可用热敷,避免形成硬结。经治139例,观察1~4个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不痒)46例,显效(皮疹2/3以上消退,无明显痒感)44例,有效(皮疹部分消退,仍有一定痒感)47例,无效2例...[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苍耳子的药物应用鉴别

    药物应用鉴别 1、头痛偏于风寒者多用白芷,头痛偏于风热者多用苍耳子。 2、苍耳虫是寄生在苍耳梗部与枝间之虫,秋后之间苍耳落叶时,村杈枝桠间如有小孔必有幼虫一条至十余条,将虫置入盛麻油之瓶中备用,可治疔疮恶毒。[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苍耳子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①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毫升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计163例,总有效率达89%。奏效快者1次注射后即减轻,一般3~5次奏效。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苈损疗效较好;对由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菖蒲的应用配比

    应用配比 1.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菖蒲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治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舌强不能语,常与半夏、天南星、橘红等燥湿化痰药合用,如涤痰汤(《济生方》);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南五味子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湿疹等:用五味子酊治疗100例,总有效65例。[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 龙胆草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⒈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萎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龙胆草6g,黄芩9克,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3克,生地黄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亦可用丸剂,每服6~9克,日二次,温开水送下。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火...[详细]

    2016-11-05 08:57 分类:饮食常识

相关热评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