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养生尤其要养肝 滋阴润燥助健康
今年3月6日至3月1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它从每年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惊蛰是指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虫的时候,这时已经进入了仲春。“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详细]
2016-10-24 21:26 分类:养生保健
惊蛰如何养生?多吃能生津润肺的食物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万物开始复苏,同时各种病菌也活跃起来。据养生专家介绍:惊蛰天气回暖,养生重点是护肝健脾和护肺。[详细]
惊蛰节气如何养生多吃能生津润肺的食物
惊蛰节气民间有哪些习俗
每年惊蛰这天,在广东和香港,民间习俗有祭白虎及打小人的仪式。 祭白虎化解是非[详细]
惊蛰节气养生 重在护肝健脾
今天(3月6日)就是惊蛰,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体内的肝阳之气容易渐升,相反的阴血会相对不足,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更易动怒,易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惊蛰节气养生重在护肝健脾。[详细]
2016-11-05 08:37 分类:养生保健
“惊蛰”将到 养生小常识学几招
3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此时,天气渐暖,春雷初响,冬眠的蛰虫、蛰兽被惊醒。春耕始,万物长,一切生机勃勃。在这一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快速上升,雅安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张泽学提醒,惊蛰节气的养生要根据自然气候规律和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饮食的调养。[详细]
惊蛰养生遵循四原则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过后万物复苏,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时节保健养生要遵循以下四大原则,一起来看看。[详细]
2016-11-05 08:43 分类:养生保健
惊蛰养生:踏青防病进补宜喝汤
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2014年3月6日为今年的惊蛰,从这一天开始,人们感觉印象最深刻的是,春雷阵阵,气温迅速回升。惊蛰吃什么好?惊蛰一到,这段时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身体更健康?医学家和民俗学家给市民做了一些生活指导。[详细]
惊蛰养生 春雷乍响慎动肝火
3月6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此时节,气温回升,天气渐暖,春雷乍响,专家提醒公众要慎动肝火。[详细]
惊蛰养生7个饮食注意事项
一、饮食清淡消春火 春季人易上火,出现舌苔发黄、口苦咽干等,因此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显上火症状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绿豆汤、金银花茶、菊花茶、莲子心泡水等。[详细]
惊蛰节气10种食物养肝灭肝火
蔬菜在我们所需要的营养中占了很大的份量,下面介绍几种对肝疾病有好处的蔬菜。[详细]
惊蛰应多吃清淡食物适当进补
惊蛰的蛰是“藏”的意思,3月上半月,农历2月上半月,天气渐渐回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和多种昆虫感于春季温暖,震惊而出,是为“惊蛰”。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并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详细]
饮食养生
季节养生
人群养生
心理健康
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
养生保健
养生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