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过敏不防就晚了

2016-09-28 15:27 出处:网络 编辑:@养生网
标签:危害过敏
吃面条后运动也能致人死亡?这听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绝不是天方夜谭。近十年来,全球食物过敏患病率明显升高,因食物诱发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

有种过敏不防就晚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3)

有种过敏不防就晚了

随身携带肾上腺素

由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难以预料,发作时大多远离医院,因此给有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危险人群配备随身携带的肾上腺素药物及注射装置,教育患者在发生意外时用其自救已成为目前多数国家在第一时间抢救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方式。

在欧美等国家,患者一旦出现意外,常会用肾上腺素笔隔着裤子一扎就能自救。

国内目前还没有这种装置,尹佳建议,患者随身常备两支肾上腺素注射液(每支1毫升)和一个1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突发情况时一次用量是0.3~0.5毫升,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

关于注射肾上腺素的时机,现在医学界的共识是越早越好。严重过敏反应有前驱症状,表现为手心、足心、头皮剧烈瘙痒,全身潮红,风团样的皮疹,同时又出现主要器官症状时,如憋气或者哮喘,儿童可能表现为腹痛、腹泻,就是注射肾上腺素的良好时机。

尹佳表示,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很多人甚至是医生对使用肾上腺素颇有顾虑。

事实上,肾上腺素对越年轻的人越安全。肾上腺素最大的风险是会引起剧烈的血管收缩,如果已经有冠脉狭窄了,有可能让冠脉更窄,影响心肌供血、升高血压,诱发心脑疾病的可能。

但是这种风险要辩证对待,当面对一个马上就要逝去的生命时,救人是第一位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3)

有种过敏不防就晚了

什么是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触发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多突然发生且严重程度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昆虫刺伤及服用某些药品(特别是含青霉素的药品)是最常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某些食物(如花生、贝类、蛋和牛奶)也会引起严重过敏性反应。

绝大多数的过敏性休克属Ⅰ型变态反应。外界的抗原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IgE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特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结合。此后当同一抗原物质再次与已致敏的机体接触时,就能激发广泛的Ⅰ型变态反应,其中各种炎性细胞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组织器官水肿、渗出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严重程度因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本病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如青霉素G注射等)5分钟内发生症状,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休克表现,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四肢湿冷、发绀,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血压迅速下降乃至测不出,脉搏消失,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其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伴有一些过敏相关的症状。

热门关注